2006年8月29日 星期二

找重心


口試完隔天去做了瑜珈,前陣子真的太累了,不但心理緊繃,身體也都皺成一團,身材都變形了。今天趁機會好好呼吸呼吸拉拉筋。作下犬式時,膝蓋伸不直;金剛休息時,屁股坐不到小腿,被肚子卡住了;作倒立時一直找不到身體的重心,撐個三秒鐘就掉下來。找重心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啊!生活上也是,前陣子的重心都放在論文口試,現在結束了,該好好尋找下一個重心了….

2006年8月19日 星期六

越旅行越裡面

ps.我畫的曼陀羅~第一個記憶
上學期修了這門”創造思考”找到了自己熱情的所在。我們玩的每一項東西都讓我越來越貼近自己。在講求”創新”的年代,如何尋找或開發創造力,是社會大眾關注也是我有興趣想探索的議題。推薦這一本書,也再次邀請大家在9/8晚上跟我一起參加”找阿寶,玩創意”的活動。下面是這本書的介紹: 《越旅行越裡面:結構一條人尋找自己的創意途徑》 我往內旅行,看清楚自己的本質,然後往外探索,和所處的世界連結。儘管還是處在中年變動裡,但慢慢學會了如何不偏不倚地在自己裡面。 什麼是創意?任教於政大廣告系的陳文玲,一直對這個問題深深著迷。2000年《多桑與紅玫瑰》出版後,陳文玲決定用自己做一個實驗,四處尋找創造力。她訪問了很多人(從創意人到美髮師都有);她整理了很多文獻(從佛洛伊德到羅洛梅到內在革命);她從自己的教學經驗出發,跟一群學者、廣告人、導演、樂手、設計師、出版人和作家持續「碰撞」;她飛去紐約參加「夢工作坊」,開始玩夢、玩潛意識、在印地安鼓聲中以畫筆捕捉夢境的情緒;她也曾到加拿大溫哥華附近小島上的海文專業訓練學院,參加Ben & Jock的「自我覺察工作坊」,玩戲劇、作冥想、畫曼陀羅,藉此觸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夢想和渴望。陳文玲將這場追尋創造力的實驗比喻成一趟旅行。《越旅行越裡面》就是這六年來的旅程紀事--這不但是第一本國人自製的創意書,而且是一本越界、好讀、創新、有深度、具備實驗精神的創意書。

2006年8月17日 星期四

我的"接客"生涯

回家又看到一個新的轉介單,算算我這四年"接客"數量應該破百了吧!一開始到仁愛醫院就是跑居家復健,那時候是沒人要做的苦差才去應徵人.我卻一點都不覺得這是苦差.我主跑大安區、信義區、松山區。每天最多四個case,每個一小時,加上交通時間其實工時還蠻短的。除了要忍受風吹日曬雨淋狗追之外,其它都蠻好的,很符合我不喜歡固定待在一個地方的個性,我對"家庭"有特殊的感覺,這種homecare的型態剛好符合我的興趣。每次去一個新的家庭就喜歡觀察家庭成員間的互動,例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雇主與外勞…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真有趣。這三年來,去了各式樣的家庭,從名人到市井小民,從有錢人到低收入戶....我在想,即使我以後不做治療師了,至少也要保持一個月接一兩個case的習慣,不是為了賺錢,一方面是有幫助別人的成就感,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我喜歡聽故事的好奇心。

2006年8月14日 星期一

敗家有理


最近敗了一支mykita的眼鏡。小小的一支定價15000,等了好久終於等到清庭打八折,才忍痛把它買下來,得好好的介紹一番才是。首先勒!這是一支全無螺絲的鏡框,完全是用機械原理的卡榫來連接,鏡框式由三片削得和紙一樣薄的不鏽鋼片(號稱是醫療級手術刀的材質)組成,戴起來非常輕盈完全沒有不鏽鋼的笨重感。再來就是它保留了德國工匠藝術的精神,很多的部分還是用手工的方式完成,譬如說兩邊鏡角的末端是用手工彎折成彈簧來代替螺絲,這些機器是沒辦法做到這麼細膩的。最後就是他的線條造型啦!非常的簡潔,低調,完全沒有多餘的線條,可是又很有設計感。和德國的文化風格很像。真的是一件可收藏的工藝品,所以他的定價才那麼高。這也是好的設計的價值所在,買的時候嘴裡喊著”好貴好貴”,心裡卻說”値得値得”。眼鏡已經不只是一支功能性的眼鏡,就像ipod所代表美國的流行文化及一種反叛精神,在這支眼鏡身上,我不但看到了德國如何"玩鋼鐵"到極致,也看到了德國那種嚴謹,專注的工匠精神.

2006年8月7日 星期一

我妹妹


我妹妹從小就比我風光,我除了功課比她好,其他好像都不如她。她小學畢業就快170公分高了,小時候出門大家總會覺得她是我姊,長大後和她出門差異更大了,我還是一臉稚氣的學生樣,他卻已經是充滿貴氣的少婦了。我家特別為她打造一間更衣間來裝她那一堆一堆的衣服,而這還只是一半勒!,他還有另外一半在上海。我最大的樂趣就是接收她不要的東西,背包、手機、眼鏡、相機、外套…..,都是高檔貨而且還蠻新的。
近兩年她長住上海,幾個月才回來一次,每次總是突然的回來。儘管一些行為舉止讓人生氣,可是她有一種魔力能夠讓家裡的氣氛變high,讓家裡充滿笑聲。她也是個談戀愛高手,雖然我覺得她是很情緒化的,不過不可否認的,她的異性緣真的很好,而且在戀愛中總是處於優勢。但也因為她的任性和情緒化,讓我有時候不太敢跟她靠近,總是等她主動要跟我聊天,我才會陪他聊。其實和她談心是快樂的,尤其當她真情流露的時候,我感覺和她很靠近,也願意跟她更靠近。

2006年8月1日 星期二

一個決定

今天做了一個決定,把口試延期。原因是身心都已經到了難以負荷的狀況,眼睛乾澀,心情鬱悶。我想我這一個多月整個人是皺成一團的。再這樣下去我會生病。有多久沒去看電影了?台北電影節錯過了,Maximillian的演唱會犧牲了,產品設計課沒去上,設計競爭力講座也沒去聽,和好友的聚會也都推了,周六去金牌運動,去敦南誠品的習慣也沒了。天啊!這是我要的生活嗎?我的生活沒有音樂、電影、設計、友情,就失去了感動失去生命力。為了這個學位我失去太多太多了。因此我選擇將步調放慢一些,今天晚上去做了瑜珈,回家看電視,再回到房間聽著bella& substain的音樂,其實我要的生活很簡單,一個可以自由呼吸的空間,這樣就很幸福了。

過客


已經兩年了,當初衝著對柏克萊大學的好奇以及想練練英語會話的心理參加了這群學生的english camp。去了才發現這群美國學生是來台灣傳教的。或許是他們對未來無所懼怕的態度及彼此間緊密的關係,讓我對基督徒的生命產生好奇。Scott是第一個和我說話的人,典型的ABC,在柏克萊主修公衛及經濟,喜歡衝浪、看聖經。去年畢業後就馬上飛到台灣,敎英文、傳福音是他這一年來主要的工作。現在一年到了,他要回美國去工作,也訂婚了。他說: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要榮耀神。在認識他們之後,曾想過是否就全心的的去相信神,也曾因想念他們,飛去美國和他們生活了一個禮拜。很想有像他們一樣的生命以及如兄弟姐妹般的關係,但還是有兩個關卡沒辦法過,一個是從小的佛教信仰,另一個則是...。每次和Scott聚會他總是對我有所期待,也誠心為我禱告。但我總因我的僵固而感到心虛與不安。今天晚上他要回去了,我們早上在IS COFFEE吃早餐,他說他會懷念台灣的一切,其實我很想跟他說:Scott,你不要再為我禱告了,我沒辦法全心全意的相信神,我希望能和你能做一輩子的的好朋友,但我不想改變。我終究還是沒說,我在擔心什麼?應該是擔心被放棄吧!或許我該嘗試以過客的心態來看但生命中的每段關係,生命中的過客來來去去,有的停留的時間長,有的時間短。彼此珍惜交會的時間就好了。希望在美國的Scott偶爾想起Ian這個朋友,想起中正紀念堂。新光三越展望台、 brown sugar;在台灣的Ian也.偶爾想起柏克萊的中文課、加州的marina。祝福你喔!Sco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