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CNEX影展系列之~星期六的地圖


本片是個背包客日記,描述一位電視製作人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環遊世界,片中也穿插了他在旅途中訪問其他背包客的片段。哇!一整年的旅行,在台灣稱為壯遊,其實是對心智一個蠻大的考驗,從開始的興奮,到想家,到沮喪,突破瓶頸後又開始蛻變。不禁讓我想起我去年的歐亞流浪記,那是為期一個月的旅行,到後來也是非常想家,但現在回想起來,還是相當值得。惟一遺憾的是因為預算考量,沒有再從倫敦飛紐約,完成繞地球一圈的夢想。背包客很容易認識朋友,也容易產生愛情,有的人開始會因為分離而特別難過,到後來不得不武裝自己不投入太多感情,就如同片中主角的幾段異地戀情,在回歸正常生活後也消失無蹤了,只能把這些變成美麗的回憶。
背包客可以體驗不同的文化,就如同在泰國過馬路得注意四面八方朝你駛來的車子,他們基本上是沒啥麼規範的;在孟買的路上會看到大象、駱駝走路,還有看到手牽手的男生別太吃驚,在印度這是代表好朋友。比較讓我感動的是主角旅行到尼泊爾時和一位賣地毯的年輕老闆的對話,,因為戰亂貧困導致本來讀化學的老闆得賣地毯謀生,尼泊爾當居民好奇的問主角為什麼要來辭掉工作旅行?是對工作不滿嗎?那不然我們來交換工作好了。對許多的西方背包客來說,旅行的意義在填補精神上的空虛,或是療傷;但對窮困地區的人民來說,只要能有溫飽的生活、穩定的工作就已經是最大滿足了。太深層的東西他們根本沒時間也沒必要去想。片中有趣的地方是毫不掩飾的記錄歐洲人對美國人,或者說布希政府的厭惡,許多美國背包客甚至會假扮加拿大人,以省去其他背包客東問西問的麻煩,這對一向親美的台灣來說,也提供另一個看世界的角度。
如果你現在問我,還想背著背包去流浪嗎?我應該會回答:我還是愛旅行,但超過一個月的旅行我不會再去了。畢竟已經過了那個年紀,在精神上、體力上都無法負荷這麼長時間的壯遊,現在只喜歡一次到個定點去,細細品味當地的風土人情。即便如此,我看這部”星期六的地圖”還是非常有感覺,因為他勾起了我曾是背包客的那段回憶。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Cnex系列之一蒙古草原,天氣晴


乍聽這個片名,我以為是類似”我在墾丁天氣晴”之類的充滿陽光與熱情的療育系電影,但整個故事的變化卻出乎我意料之外。這部影片是記錄一位日本探險兼攝影家關野,自1999年至蒙古探險,和一位蒙古小女孩普潔及普潔家庭的友誼,關野第一次遇到這個騎在馬上的普潔,他拿起照相機就要拍,7歲的普潔很酷的回答:如果你只是要來拍照,那請走開。哇!!多酷的牧人性格呀!就是因為普潔很特別,性格裡面有許多豐富的元素在裡面,所以才吸引關野一再的造訪蒙古,也開始了長達五年的紀錄。在這部片中不只表現了遊牧民族那種樂天(即使自己家裡有29匹馬被偷了,依然大方的將自己的馬送給客人當禮物,宰殺全羊做為送別晚宴),敬天(宰殺牲畜的血絕不滴到地上,以免玷汙了大地之母)的堅毅熱情性格,更對全球化的過程中對蒙古社會及牧人生活所造成的影響(牧人數目急速減少,城市人口增加三倍,沙漠化嚴重,可放牧草原越來越少),有了深刻的反思.回歸到夢想的議題,其實我覺得這部片的主軸還是以家庭為主,普潔的第一個夢想,就是希望當老師;第二個夢想,則是想當日文口譯。普潔媽媽的夢想,則是希望普潔能進城讀書,離開草原。在這六年的縱貫式記錄中,每一次關野的回去都有令人吃驚的發展,第二次回去,普潔媽媽死了,在一場墜馬意外中,因為沒有錢交保險費而被醫院拒於門外,這不啻對資本主義做個血淋淋的控訴。再隔四年回去,普潔死了,死於交通意外。雖然普潔母女的早逝十分令人傷感,普潔的夢想終究也沒有達成。但這就是現實呀!夢想敵不過無常,人始終渺小,即使如此,懷抱夢想依然是件美好的事。這部片所傳達對蒙古的熱愛,對牧民的人文關懷,還是使我動容。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認養孩童

這個念頭在腦中浮現過好幾次了,四川大地震的時候有過這念頭,如願能到學校教書時也想過,上網看了幾個知名的管道,世界展望會應該是目前規模最大的組織了,不過他的一對一認養是以國際貧窮國家孩童為主,現階段我的一對一認養比較想以國內孩童為主,因此我轉向家扶中心蒐尋,家扶中心比較多國內孩童,看了看認養方式,每個月1000,可月繳或年繳。反正我以後是不打算生小孩了,這些錢還不如去幫助有心向學的貧童來的有意義,而且還可以和孩子通信,一路觀察輔導他的成長。心念一轉,就把申請表寄出去了。哇!台灣的善心人士還真多呀~竟然要等六個月以後才排的到,沒關西..就等吧!我期待這位男孩/女孩的到來。

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深夜隨想

聽著一首溫柔的歌,把關了一年的部落格再重新開啟,這一學期的生活忙碌到不行,我還真擔心這種忙碌會把對環境的感受力侵蝕掉。東想西想亂想,利用自由書寫,把腦中冒出的東西記錄下來….
玩:台北、瑜珈、朋友、跑步、誠品、攝影
生活:簡單生活節,我的生活也趨簡單,簡單是幸福。
旅行:去熟悉化,在陌生的地方流浪,感官才被打開。
消逝的青春:我抓住青春的尾巴,慶幸著自己的青春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學生:我習慣在旁邊靜靜的看這些小孩的成長,青春多美好,有放浪不羈的美,也有情竇初開的,亦或是跌跌撞撞、飄飄浮浮。青春嘛!總是會有迷惘不知所措。我希望他們都能長成自已的樣子,從前的我是沒有自己的樣子的,直到大學畢業後。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08年夏之青島~啤酒帆船紅瓦碧海

~海邊喝青啤,攝於人爆多的青島第一海水浴場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
這是形容青島最貼切的形容詞,要同時看到這四個風貌,就要上信號山公園山頂。在上面可以飽覽青島的山景及海景。從山上看下去,那些德國人留下來的老房子就像是糖果屋一般,紅色的屋頂和周圍的路交錯著,遠方就是海,十分的漂亮。除了迎賓館,還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德國總督府,都是標準的德式建築。青島的西邊是舊城區,一棟的德式紅瓦洋房裡,往往住了好多戶人家,少則兩戶,多則七八戶,因此有點雜亂,和外觀形成了強烈對比。要看老建築,除了到舊城區外,還可到八大關去,這八大關的名稱是因為這區有八條路,每條路都種植了不同的樹木,春夏秋冬各有特色,而在這邊的建築更是聚集了法、德、義、美、日、俄、英..等不同國家的別墅,簡直就像個是萬國建築博覽會,也因此許多新人都跑來這裡拍婚紗,因為真的太美了。
青島啤酒
青島最出名的就是青島啤酒啦!到這的的第一天我就跑去青島啤酒廠參觀製作過程,這裡的啤酒是用嶗山的泉水,因此特別的清新。有個專門的小姐帶著我陸續看了糊化、發酵、裝瓶等過程。原來做一瓶啤酒來有這麼多的程序呀!逛完製作過程後,還有免費的生啤原漿可以暢飲,這種原漿特別的新鮮,不過只能保存24小時,超過時間就壞掉了。啤酒廠的酒吧裡坐滿了人,大家開懷的大口暢飲、乾杯。啤酒廠外面便是登州路的酒吧街,白天人不多,晚上可就是滿滿的人群,大家在這喝酒、吃飯、聊天,整條街變的好熱鬧。在青島,大家習慣用塑膠袋裝啤酒外帶,所以可以看到路上很多人提著一袋袋金黃色的啤酒,雖然不太好看,但也成了青島的特色。青島的第一晚,我在棧橋邊喝著啤酒,可能因為下午在啤酒廠和啤酒街已經喝了一大堆啤酒了,到晚上真有點醉了,走都走不太穩了,我就坐在棧橋的地上休息,微風徐徐吹來,真舒服。之後幾天我最常做的就是跑到海邊喝啤酒,青島的海灘很大很熱鬧,坐在沙灘喝啤酒看帆船,真是一個字”爽”呀!
帆船之都~青島
青島得天獨厚有廣闊的海灣,因此被選為北京奧運帆船比賽的地點。我去的時候,奧運會剛結束,殘奧會過五天才開始,所以奧運帆船中心是沒辦法進去的。有點可惜,我本來很想看奧帆場地的防波堤,標榜綠色、環保、節能。在影片上看到堤上有一排排的路燈,路燈上有小風車,白天海風吹來很美,晚上還可利用白天的風力發電來提供照明。沒辦法近處看到帆船,只好跑到五四廣場那邊碰碰運氣。遠遠的有看到帆船出海去練習,雖然遠到只剩一小點,但還是可以想像真正比賽時上百隻帆船一起航行的壯觀畫面。
沒有夜生活的青島
青島畢竟還是二線城市,在流行文化上比不上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夜生活除了酒吧,就是一些足療保健的場所。在大陸,足療保健特別的多,而且跟台北相比相對便宜。洗浴加五分鐘足底按摩28人民幣;足底按摩38人民幣;全身按摩168人民幣。這些休閒保健場所裡面,不少是帶色情的。出租車司機是最好的導遊,會告訴你哪家小姐漂亮那家便宜。還好我對女生沒興趣,要不然一定淪陷在這鶯鶯燕燕的世界裡。糟糕的服務中國的服務水平,跟台灣還差了一截,在餐館、保健浴所的服務生,雖然也是有禮貌,但感覺上就是有點制式化,少了台灣的那種貼心。在青島的第二晚,被計程車司機拉去一家新開幕的足療保健店,那個女技師邊按我邊看電視還聊天,讓我感覺到十分的不舒服。第一天晚上我去一家餐廳吃飯,隨手拿了桌上的面紙,沒想到結帳時跟我說面紙要一塊錢,我從來沒聽過有這種事的。相對來說,台灣的服務就已經從有禮轉為令人打從心裡感動。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信義房屋,兩個禮拜前,經過世貿附近的信義房屋,有個店員拿著傘問路過的行人需不需要免費的傘,真是會讓人感動又窩心的服務呀!
意猶未盡的青島
在青島的第三天終於有機會可以感受當地人的熱情,下午去海水浴場時,有個大叔主動找我攀談,我說遺憾沒能進奧帆中心近距離看帆船,他說要帶我到大樓的觀景台高空俯瞰整個青島港,可惜我四點半就得離開青島飛往上海,只好婉拒他的好意。另外在海灘旁的奧帆賽志願者工作站(也就是義工站),也遇到三位熱心的大娘,知道我從台灣來,熱情的招呼我,拉著我合影。讓我直呼可惜呀!應該早點認識他們,這樣我前兩天的旅程一定會更精彩。

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一邊當宅男,一邊想著去旅行

自從裝了MOD後,就喜歡窩在家當宅男,不過倒是看了不少片子.看了兩部巴黎的電影(巴黎不打烊.巴黎小情歌),兩部日本的電影(舞妓哈哈哈,跟著奈良美智去旅行).還有CNEX的一系列兩岸三地的華人紀錄片。巴黎的電影讓我重溫去年的夏天,我正在塞納河畔散步。巴黎是我去年歐洲之旅中最為浪漫的城市,看著這些街景,不由自主的讓人想戀愛。京都大阪本來這個月要去的,想去體驗有納涼床、流水素麵的夏天,不過臨時又無法成行,只好看著電影中的景物,期待著秋天能去京都看楓紅。而CNEX紀錄片則是震撼我最大的,因為它最為真實,記錄了整個社會的潮流及變遷。這些華人紀錄片有一個主題就是”錢“。有幾部是以大陸的生活為主題例如:傘、我最後的秘密、TAXI、父親、浮萍。除了最後一部浮萍之外,其餘幾部都在描寫社會地層或是民工的生活。看完有一種無奈感,特別是在奧運這個時刻,和整個中國富裕強盛的形象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中國就是這樣有趣的地方,富人有富人的生存方式,窮人也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學。我每次去中國都喜歡跟出租車司機、按摩店小弟小妹打交道,在他們身上有一種真實和樸實的味道,是單純是可愛的。藉由和自己成長背景差異很大的人相處,可以更讓自己看清楚人生的意義。常在回想,在這麼多次的旅行中,有什麼東西是一輩子難忘的。風景、建築、還是人?當然,這些都是回憶中的重要片段,但對我來說,還是旅途中這些人物的片段最為深刻,無論是與自己有深刻交集的人,或是只在旁默默觀察的人,這些畫面,甚至是空氣中的味道都深刻的印在腦中…我就是透過這樣子的紀錄,使生命更加豐富的。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第二個目標達成

前天學校的教評會通過,下學期開始就聘為專任。九月開始就要過著一週四天在苗栗,三天在台北的生活。我從出生、讀書、工作從來沒離開過台北,所以還蠻期待能有機會去別的地方看一看。後龍這個小鎮,放眼望去沒什麼高樓大廈,倒是有蠻多田的。因為是靠海線,所以看海很方便,聽別人介紹附近有個外埔漁港,想說趁機會看看海吧!到那邊才發現美呆了,一望無際的海洋,好長好長的堤防,旁邊還有風車,最重要的是,我發現這裡是練習曲的拍攝地耶!還記得有一段男主角和一群搞音樂的年輕人在廢棄漁船上彈吉他,在堤防上塗鴉,結果被警察追嗎?沒錯,就是這裡。雖然塗鴉的顏色有點褪掉了,不過那圖案還有漁船,我看一眼就記起來了。這裡離學校很近,騎腳踏車15分鐘就到了,看來我在後龍的生活不會無聊了,有個地方可以讓自己放鬆,也可以和朋友談心,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期待。今年是幸運的一年,人生的兩個目標都實現了,除了感恩、還願,也要更加緊努力,繼續前進並追尋下一個夢想。

2008年5月26日 星期一

過了第一關

許久沒更新部落格了,從京都回來後,幾乎都過著隱居的生活,除了少數的老CASE和固定的教書外,其他時間幾乎都泡在圖書館,就是為了要準備博士班考試。去年時,我為自己今年的主軸設定為”靠岸”。意思是希望在各方面都能穩定下來。再確定我要把教書當成終生職業後,便開始向目標邁進,首先第一個門檻要先考上博士班,才有機會能成為專任老師。準備的過程蠻辛苦的,尤其是準備研究題目上的壓力,常常睡覺作夢都還在想要做什麼題目才好,那精神壓力是一直伴隨著的。還好,最後總算順利通過口試考取,真要感謝許多人的幫助。上周也去參加了畢業班同學的謝師宴。同學們用心的準備了大卡片,上面寫滿了每位同學對老師的感言,大部分同學都說我看起來不像老師,像學長。呵..其實是跟他們在一起才讓我變得更年輕。臨床和教學對我來說截然不同的感受,臨床上大都是年老的病人,而在學校裡則是青春洋溢的學生,雖然感受不同,但是回饋相同。很喜歡這種直接與人互動、幫助別人的工作。目前第一個目標已經達成了,接下來還有什麼目標嗎?當然就是能希望變專任老師,達到教學、臨床、研究三方面並重的理想摟!生活方面,嗯!夏天到了,是應該有個夏日戀曲了,去年夏天的上海故事至今還讓我回味無窮呢!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京都賞櫻~春櫻(下)

新橋白川
這是我認為最具京都"小橋、流水、人家"風味的地方了,位在祇園的白川是條很小的河流,兩旁皆是古意十足的屋舍,可以看到石坂路、竹木簾、格子窗與櫻花並存的畫面,在這裡享用京料理,邊看窗外櫻花流水景色,堪稱一大享受。晚上的夜櫻則是重頭戲,打上燈光的櫻花很璨爛,這裡離祇園很近,第一個晚上我還親眼看到幾個真藝妓(京都太多遊客裝扮成的假藝妓了)幫歐吉桑老闆們撐著傘賞夜櫻。藝妓們走路都好快,一下子就消失在巷弄中了。第二天晚上我再去賞夜櫻,有店家在這裡免費請喝清酒,大夥就在櫻花樹下喝著酒賞夜櫻,很熱鬧的。我喝了三杯,後勁很強,要走去搭公車時幾乎是搖搖晃晃的走著,我還真擔心醉倒在路上,真是個很棒的體驗。
哲學之道
哲學之道是一條兩公里長的疏水道,兩旁遍植櫻花樹,春天時可以看到一整條的櫻花隧道十分壯觀。我住的旅社"鹿麓"離這裡走路只要五分鐘,京都的第四天下起了大雨,我怕櫻花被打落所以提早去哲學之道,雨中的哲學之道別有一番詩意。第五天我起了個大早,六點就跑去哲學之道了,清晨時散步在這裡,新鮮乾淨的空氣,伴著蟲鳴鳥叫以及剛昇起來的朝陽,果然早起是值得的,真是一段舒服的體驗。
二年坂櫻吹雪
第四天逛完清水寺,走在古樸的二年坂路上,這時吹起了風下起了小雨,我才真正見識到所謂的"櫻吹雪",風一吹,櫻花的花瓣如雪片般落下,飄在空中、落在行人身上及地板上,真的如下雪一般,超浪漫的,我趕緊把這一段畫面錄下來,走在京都接上真是隨時都有驚喜,這櫻吹雪的感動會永遠留存在我心中。
其他的地方,例如嵐山,天龍寺,以及二年坂、清水寺的櫻花也是各有各的樣貌,有的柔美,有的狂放,有的像簾子一般疏疏淡淡的,有的那種巨大和華麗會讓你覺得活像是黑山老妖一般。來日本賞櫻一定要來京都,這種古都配春櫻的風情絕對是其他地方無法見到的,我除了讚嘆還是讚嘆。

京都賞櫻~春櫻(上)

Posted by Picasa
醍醐寺櫻花
這次的主要目的是賞櫻,早在一個多月前我就盯著櫻花情報網站,隨時上去看著最新的開花預測,去過日本賞櫻的都知道,賞櫻要看運氣的,因為花期很短,開花到滿開大約一周,之後就會凋謝了,加上花又脆弱怕雨,常常雨一下就落滿地了。有的人去了兩三次還是無法看到盛開的美景。今年因為天氣暖,3/19就開花了,我聽到這消息心想:慘了,我4/1去大概只剩滿地落櫻了。誰知老天眷顧,天氣突然變得很冷,導致滿開的時間延後,這才讓我得以欣賞到盛開的櫻花。京都賞櫻名所太多了,首屈一指的要推醍醐寺了,醍醐寺的櫻花是屬於枝垂櫻,枝垂櫻會像柳樹一樣垂到地上,看起來很像瀑布。醍醐寺是世界遺產,上醍醐前陣子才被燒毀,十分可惜。三寶院前面有棵十分巨大的櫻花樹,我這輩子第一次看到長那麼巨大的櫻花樹,像榕樹一般。眾人擠在下面,奇列其列(日語發音)的讚嘆聲不絕於耳,再向內走開始有粉紅色、白色各式的枝垂櫻,樹下排了許多紅色的抹茶席,可讓人一邊賞櫻一邊喝茶。抹茶席不只在醍醐寺有,京都賞櫻名所幾乎都有,有些還有著古裝的服務人員來服務。再往另一個方向走,可以見到五重塔,配上櫻花當背景,真是經典。我隨處找了個地方坐下來,慢慢的吃起麵包,醍醐寺是個可以待一整天的地方,他的殿堂、櫻花、庭院造景都是一流的。
蹴上鐵道
櫻花柔美,鐵道剛硬,搭配在一起有種衝突的美感,在南禪寺附近的蹴上鐵道
就是其中的經典,這條廢棄鐵道兩邊種滿了染井吉野櫻。我去的時候大約開五分至七分,午後的時間有許多的親子檔,父母帶小孩,爺爺奶奶帶孫子,一同在鐵軌上散步,非常溫馨。

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賞櫻之旅~古都(下)

Posted by Picasa藝妓、人力車伕
在此櫻花季節,常常可以看到各種藝妓打扮的女士在街上行走,其中大部分是遊客扮的,真正的藝妓都躲在屋內。就算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他們一出現總還是吸引大家的目光,快門聲不絕於耳。日本人也十分會利用外人對於藝妓的美好幻想來賺錢,在各大賞櫻名所的抹茶席,常會見到藝妓打扮的服務生替你奉茶送點心,衝著看藝妓,抹茶席總是高朋滿座,我就是其中一位。另一項京都特色便是人力車伕了,在嵐山、清水寺附近特別多,車伕們大都是年輕的壯丁,穿著緊身長褲,衣服後面還有大大的"嵐"或"京"字,在風景區附吆喝著客人上車,路上常會見到他們載著客人介紹景點,這畫面挺有美感的。但說真的,他們真的蠻辛苦,通常一台車坐兩個人,車伕們要拖著兩百公斤的重量在街上跑來跑去,難怪我看他們都汗流浹背面紅耳赤的。
富人情味的京都人
京都人因為長期浸淫在古都薰陶中,舉手投足間總有份優雅,也極富人情味。第一晚到京都要找旅館時,天色已暗又完全無方向感,我在馬路向一對年輕夫婦求助,他們推著小朋友,看起來是要回家,結果他們花了二十分鐘,帶著我穿過哲學之道找到鹿麓,並和我熱情的說再見。在"席"辦完CHECK-IN手續要去找"宿"時,我又找不到位置,這時也是向路上一位老婆婆求救,婆婆非常好心的帶著我找到"宿"的位置,京都的第一晚就碰到這麼好的人,讓我對京都人的印象極好。京都的公車司機也是特別有禮貌,不但會主動向上車的乘客問好,對下車的乘客也會點頭說再見。更別說一路上幫我照相的路人了,京都人情味真的很濃厚。
公共澡堂
在日本的公共澡堂稱為”錢湯”,到日本一定要好好體驗一下澡堂文化,初春時期,晚上仍有寒意,泡湯最舒服了。這次共去了兩家,第一家在鹿麓附近,是一般的公共澡堂,洗一次410日幣,在日本的價位算是便宜的。裡面也分男女湯,從更衣室進去洗澡區,裡面有一排水龍頭,大家坐在板凳上先沖洗完再去泡,有四種池,比較特別的是中間那池”電氣風呂”,水裡是有通電的耶!剛下池可能會嚇一跳,過一會就習慣了,被電一電還蠻舒服的。泡完湯,全身舒暢,換好衣服,外面有個小客廳,讓大家看報、玩牌、看電視、聊天…我在客廳坐了一會才慢慢散步回家。整個人變的神氣清爽,很好入眠,難怪日本人這們愛泡湯,這真是個紓解壓力,放鬆身心的好場所。第二家叫船崗溫泉,有百年歷史了,同寢的室友告訴我,這家在宮崎駿的動畫有出現過耶!更引起我的興趣,因此京都最後一天特別去探訪這家白年老湯屋。他的更衣室、天花板雕刻的十分華麗,泡湯區的馬賽克磁磚可以看出當時受到西方文化的衝擊。通往露天浴池的地方有個石橋,就是這石橋曾出現在動畫中。可惜我得去趕飛機,光溜溜的在泡湯區逛了一圈,身體都還沒下水哩!就得匆匆離開。百年湯屋的泡澡體驗,只得留待下次京都行了。
隨處可見的小景小物
舒國治曾說,在京都最過癮者,莫過於那些無所不在的小景小物。除了如明信片般的街景外,在小巷弄之內的店家也極富趣味,譬如哲學之道兩旁賣手工藝品的小店,可以看到日本人對擺設、包裝方面的用心,觀察這些小東西是種趣味。此外,有時最讓自己感動的並不在各大賞櫻名所或大廟,那邊遊客太多,反而是不經意捕捉到的一些畫面會讓自己感動許久。以我來說,這時間點通常在清晨,最後一天我六點出門,在哲學之道走著,朝陽從山後昇起,斜斜的照著這一整排的櫻花隧道,畫面真美。一對早起散步的日本夫婦,對著剛升起的太陽,丈夫恭敬的脫帽行禮,妻子優雅的淺淺點頭行禮,大概鞠了十幾次躬,這畫面更美(我有捕捉到一小段的影片檔,放在相簿)。我繼續散歩著,意外發現一座小寺,這在旅遊書上根本找不到的,陽光從茅草的山門後灑下來,使廟宇顯的特別空靈,這畫面也是感動我許久許久。

賞櫻之旅~古都(上)

Posted by Picasa規劃這次的賞櫻行,一方面是因為太多朋友談到京都時都充滿了讚嘆與懷念,說京都的櫻花有燦爛,楓紅有多美。春櫻、夏綠、秋楓、冬雪,四季分明的京都總有不同的樣貌呈現。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年紀到了吧!有人說:當你開始喜歡上京都時,代表你已經老了。現在的我正處於從青年轉成熟男的階段,從前我的眼睛是只看櫥窗不看風景的,近年來越來越被這些山山水水所吸引,京都除了有自然美景,也還有千年的古老文化和建築,這些元素加在一起,促成了這次京都賞櫻之旅。
古都風情
京都是千年古都,走在街上,彷彿回到了古代,去過這麼多城市,京都是除了巴黎之外第二個讓我有這種感覺的地方。石坂路、長牆、廟宇、茶堂、黑瓦、格子窗,每個景物都適合細細品嚐,因此"散步"或"騎車"是最適合由京都的方式,在京都這幾天,我每天都走大約十小時的路,卻不覺得累,可能是因為看街景就像在看老電影一般有趣!京都一天中最美的時刻是黃昏,我在清水寺附近望著夕陽與八坂之塔,這幅京味十足的畫面讓我超感動的。京都還有個特色,電線桿超多,京都處處是古蹟,不敢隨便挖,也因此造就京都的天際線總是充滿了電線與電線杆,這幅景象已經變成京都的註冊商標了。
鹿麓
特別要提我住了四晚的旅社"鹿麓",京都百年町家改建的旅館很多,但通常都很貴,鹿麓是背包客棧上網友極力推薦的一家旅社,位在哲學之道旁,價位合理。我住六人房,每個晚上約台幣850元,在高物價的日本算是很便宜的。老闆是位退休數學老師,英文流利。白天我們可以到老闆家所在的"席"去用早餐,這裡完全是傳統日本風格,木門、紙窗、塌塌米,還可以面對超美庭園用餐,簡直就是日劇場景嘛!第五天早餐時,"席"上坐了我和兩位法國女生,等他們吃完後,整個席就我一人享用,我拉個小茶几盤著腿坐在外廊上,舒服的不想起來了。
奧丹湯豆腐
來京都一定要嚐嚐京料理,湯豆腐就是其中一項。順正和奧丹便是其中幾家歷史悠久又特別有名的名店。第四天逛完清水寺,我也加入奧丹外排隊的行列,要去用餐會先穿過一小段如時光隧道般的日式走廊,接著豁然開朗進入席中,這個席也是日式的樣貌,塌塌米及矮桌,最棒的是他的戶外庭園造景,日本人的庭園造景功力一流,松柏、石苔…新綠為主的色調配上一點黃及一點紅點綴,如畫一般。透過大片的落地窗,可以非常貼近庭園,那感覺就像與戶外山水融為一體。接下來上菜了,湯豆腐套餐3150日幣,內容包含有胡麻豆腐、山藥泥、豆腐木芽田樂燒、野菜天婦羅、湯豆腐、漬物、白飯…幾乎都是豆腐料理,十分清淡,可以品嘗豆腐的原味。吃完後雖然嘴裡直喊好貴,但心裡還是覺得值得,畢竟這家餐廳的氛圍真的是一流的,各種感官皆得到滿足。

2008年2月14日 星期四

08年農曆新年~~上海

~我,老妹,gordon, paul,上海的老爸老媽(左二),台灣的老爸老媽(右二)
上海的農曆年
大陸這邊過年的習俗和台灣有點不太一樣,沒有初二回娘家,所以再年夜飯時就傷腦筋了,吃完男方的還要趕女方的。這邊年夜飯都習慣去外面餐廳吃,好的餐廳半年前就要訂了,因為人太多了,餐廳還實行上下半場,6:00-8:30第一場,然後餐廳要趕人了,因為接著還有一批吃下半場的客人,我們因為有認識餐廳的人,所以可以吃整個晚上不用被趕。還有一點很有趣的,大陸這邊允許放鞭炮,所以除夕夜一過,整個城市居民開始放鞭炮煙火,至少維持20分鐘,超熱鬧的,大家都藉由這樣的喜氣來迎接新的ㄧ年到來。還有初五迎財神也是家家戶戶會大放鞭炮的,從晚上11:00到凌晨1:00鞭炮聲陸陸續續的響,過年嘛!還是要有鞭炮才熱鬧.
吃吃喝喝到處按
這次在上海過年,終於體會到上海人士如何重視”吃”了,我在台灣隨便一個排骨便當就可以當一餐了,上海人可不這樣覺得,沒有坐下來好好叫個八道十道菜不叫做吃飽,在上海gordon每天都請我們去餐廳吃大魚大肉,不然就去他家吃他爸爸媽媽煮的菜,上海男人大都會下廚的,他爸爸媽媽做的菜很棒,口味有點偏甜的,不過真的很好吃,獅子頭、牛肉湯、炒鱔魚、蒸明蝦、螃蟹,每一道我都超愛的。在上海的新年也算是老人行程,因為按摩便宜,按一個半小時大概才台幣300元,幾乎每天陪爸媽去按摩,還有逛大賣場。雖然不一定是自己非常喜歡的,不過一年裡難得有時間陪陪父母,跟家人團聚,也是很溫馨的。
私房地圖
我自己對老上海的文化很有興趣,所以還是有抽空去了兩家有點歷史風味的餐廳,一家是老洋房餐廳,是杜月笙跟他四姨太的住所改建的,另一家是仙炙軒,是白崇禧將軍的故居改建的日式餐廳,特別推薦仙炙軒,除了景觀好,有大花園,他的套餐也是很實惠的,我吃最便宜的人民幣128(約台幣600元),但可是豐盛的不得了,鮭魚、沙拉、主菜、配菜、天婦羅、米飯、水果、飲料、覺得可以吃的很飽。另外就是外灘三號了,外灘上的這些樓,現在都改成了時髦的國際精品店、酒吧跟餐廳,我們去了外灘三號的七樓喝咖啡,那裡的大露台可以清楚看到外灘風光還有浦東這些高樓,不想去黃浦江邊人擠人的話,這裡可真不錯喔!
後記
大陸是雖然後我們同文同種,但兩岸的差異還真的挺大,我去幾次之後才比較瞭解這塊地方的人,雖然在硬體方面很進步,不過人民的素質還是挺差的,像是地鐵上車不排隊,亂穿越馬路這些就不說了,比較新鮮的,是搭計程車時,大家簡直是用搶的,當車子好不容易停到你面前時,突然就會有人從旁邊跑出來,裡面的人還沒下車,他就開了車門坐進去了,還ㄧ副勝利者的姿態,搶輸的我整個傻眼...這不是個案,在上海搭車幾乎都是這樣,我有幾次也是還在掏錢包沒下車...外面的人就坐進來來了...這種和陌生人共坐ㄧ車的感覺實在很怪..這也不能怪他們拉!!他們沒有接受這樣的教育和禮儀...習慣就好.多認識就能體會大陸人還是蠻可愛的..我很喜歡去認識民工跟他們聊天,"民工"就是那些內地跑來沿海城市打工的,我喜歡去認識他們,和他們聊天交朋友,可以感受到那種純樸,樂天.他們真的很辛苦,為了生活,很多人一年就過年時回家ㄧ次.中國現在進行大量的基礎建設,很多民工一簽約就是兩年三年,這兩年三年期間都沒辦法回家的,就只能在異地思念家鄉的老婆孩子.有的是專門過年回家時結婚,接著就出門打工,孩子出生長大都沒有辦法陪在身邊,類似的故事好多好多...聽多了心裡會有些感觸,有時間的話真想把這些故事用一些形式記錄下來.

08年農曆新年~北京

~~長城公社裡,我最喜歡的"竹屋"
長城腳下的公社
這次去北京除了看”好運北京”的游泳比賽外,另一個重點就是拜訪最近炒的很熱的”長城腳下公社”,這可不是ㄧ般的公社,是由十二位亞洲知名建築師所設計的房子,在長城下蓋這些各具特色的別墅,酷吧!因此還獲得了2002的威尼斯雙年展大獎,現在是由凱賓斯酒店所經營,每棟別墅住一晚的價錢價錢可是貴的驚人,從人民幣ㄧ萬元起跳,幾棟最受歡迎的如”竹屋”、”紅房子”甚至要人民幣兩萬元以上。還好,酒店有對外方放參觀,每位人民幣120元,所以我就包了個計程車從去參觀,冬天人少,12棟別墅散落在在諾大的山谷下顯得很幽靜,今天只有”竹屋”的內部開放參觀,竹屋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六面皆竹,透過竹縫可以看見遠方的烽火台。茶室的四周由水所包圍,非常具有禪意。這些竹子在陽光照射下的光影變化,還真有”臥虎藏龍”的味道呢!兩層的建築共有6間臥室,算算可以住12個人!找一群朋友一起住,同樂之餘還可分攤房錢,真不錯!另外一棟我非常有興趣的是”紅房子”,由中國建築師安東設計,屋頂有大露台,視野最棒,後面還有一條小徑可以直接爬上水關長城。今天本來內部沒開放的,我經過時看到清潔人員在打掃屋內,在三拜託才讓我進去參觀拍照,房子內部是桃紅色的主調,家具和裝潢都十分具有現代感。二樓陽台及三樓大露台的山景真是美的讓人窒息,在這辦PARTY一定很棒!剩下的10棟就只能在外頭看看外觀拍拍照了,但已經很滿足了!連出租車司機都說這地方真是世外桃源呀!

京夢奧運
這次趕在奧運前來北京,發現北京城真的不一樣了,除了有很多新建築外,整個城市那種對奧運的狂熱及凝聚力也令我驚訝!奧運的主場館叫”鳥巢”,他被”泰唔士報”評選為當今十大重要建築首位。我去的時候,外觀已經好了,真的很驚訝鋼條竟可以這樣被彎曲層疊,而且這麼大的結構竟然不用一根樑柱,酷斃了!”水立方”是奧運的游泳場館,也是綠色環保節能的建築代表。建築外觀由一種叫ETFE的膜所包覆,這種膜質量輕、透光、好清洗。白天時陽光從透明的膜外灑下,場館裡面像是在一個大泡泡中,極為夢幻。晚上時,LED燈一開,整個泡泡就變的十分具有未來感。我很幸運,在北京的時間剛好趕上水立方完工後的第一場比賽----好運北京中國游泳公開賽,趕緊請朋友訂了票,裡面還真大呀!我們的位子很好,離泳池近,雖然是測試賽,但對我來說就像在看奧運比賽一樣的興奮。

北京新建築
北京就像是各國建築師的實驗場一般,建築大師們無不競相在此留下代表作,除了長城公社、鳥巢、水立方外,北京的新建築還有國家大劇院,橢圓的造型由兩萬多塊鈦金屬及一仟多塊透明玻璃所構成,四周還挖了人工湖包圍,外形是很酷,但我個人覺得蓋在故宮跟天安門廣場邊實在是有點破壞景觀,遇到的出租車司機還有北京市民百分之九十跟我有一樣的感覺,和老北京城不搭。不過當初艾菲爾鐵塔也是被罵了很久,說不定這顆”水煮蛋”以後會成為北京新地標也說不定。我最喜歡的建築算是央視新大樓了,關心八卦新聞的人就知道,設計這大樓的建築師可是張曼玉的新男友呢!年紀很輕還不到四十歲。這兩棟主樓各自像比薩斜塔一樣傾斜十度,中間再連接起來,我去的時候外觀已經差不多了,中間也接起來了,不過因為施工困難,預計要等到09年才能正式完工啟用了。北京的新建築還不止於此呢!建外soho是一片新的購物商圈,寬闊的街道和透明玻璃的商店,真的有走在東京的感覺,這片全是日本設計師山本理顯設計的。還有世貿天階,有看過250米這麼長的LED嗎?走在這超巨大的LED下面,我心裡想,中國怎麼這麼有錢去弄這些東西呀?中共什麼都要爭第一的心態完全表現在這些酷建築上。

老北京新文化
胡同是北京的代表,記得以前看過一部片”十七歲的單車”,內容是在講兩個都市和農村孩子之間的故事,片子把胡同的生活及文化拍的十分生動,所以我想去看看北京幾個還保留著的老胡同。胡同的拆或留一直都有爭議,我自己是傾向保留一部分,雖然胡同有些擁擠、髒亂,但至少有老北京的文化,有比較有人情味。自從上海新天地成功把老弄堂便成時髦餐廳後,北京也有樣學樣,我這次去南鑼鼓巷,就發現南鑼鼓巷這一帶的老胡同,外表還是傳統的灰瓦灰牆,但裡頭可是個酒吧或是創意小店,我還意外的發現在台灣有名的”乾杯燒肉”,也在這裡開了家店,未來打算八點一到來個台北北京連線乾杯勒!可見有創意就有商機。798是另一個老房子改造的例子,這一大片廠房(真的很大,我走了一下午走不完)原本是東德的軍工廠,解放後就荒廢在這。後來中央美術學院就近租用廢棄場房作展場及工作室,慢慢的變成藝術家群聚的地方。不過我去的時候發現這裡已經有些商業化了,外國的大型藝廊、餐廳進駐,有工作室的中國本土藝術家也都是目前最火紅的,要找那些剛剛才出頭,不那麼有名氣的藝術家工作室就有些困難了。

食在北京
我對吃是很不挑也沒研究的,但倒是對餐廳的裝潢設計非常有興趣,自從看了文茜周報,就決定要去探訪兩家最熱門的餐廳,第一家是蘭CLUB,這家可不簡單,請來設計大師菲力普史塔克設計,我ㄧ直很喜歡史塔克融合前衛和古典的設計,上次去巴黎的kong restaurant拍了很多怪怪單椅後,就蠻期待這個鬼才會在中國搞出什麼怪東西? 蘭club走的是奢華風格,整個桌椅、吊燈全都是世界最頂級的,來這就好像來到頂級家具展場一般。在這裡用餐當然也是超級貴。套餐至少人民幣500元(台幣2200)起跳,所以我是趁著晚上十點多的時後,到這裡的酒吧點杯果汁,花個30元人民幣享受這史塔克的傑作,我覺得挺划算的。另外一家紫雲軒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把吃食文化提升到概念美食,有去過食養山房的人就可以體會,把飲食和文化及生活形態結合。裡面的設計是以白色調為主,服務員的穿著是很特別的長袍,食物並不屬於那個派系,全都是自己獨創的,因為這是一家以茶為主的餐廳,所以許多食物都把茶葉加在裡面。看他的菜單會搞不清楚在賣什麼?你得從詩中的關鍵字去猜想這道菜,連洗手台都十分有意境,感應式的水流流下時,正好滴落在放肥皂的荷葉上,就如同雨水落在荷葉般,對心靈及視覺聽覺都是種享受。難怪吸引許多老外及文人雅士來此用餐,不過這裡也真不便宜,我跟朋友點了兩道主食,一道素菜、兩個湯、兩杯茶就要900人民幣。沒辦法,這就是結合文化概念的產物,雖然嘴裡說好貴好貴,但心裡還是說值得值得。除了以上兩家外,來北京當然不能錯過北京烤鴨,內行的饕客都知道,全聚德只是牌子老名聲響,但真正好吃不膩的是大董烤鴨,朋友帶我去東四十條的這家,我最喜歡這裡的鴨皮,烤的酥軟,就像吃棉花糖一般入口即化,推薦一定要來嚐嚐。在北京的吃食,基本上我就是混著吃,幾百塊的套餐是一餐;5元一碗的麵也可以是一餐。時尚餐廳的創意料理和農家莊的家常麵食、玉米餅、窩窩頭,我都很喜歡。

後記
北京對我算熟悉的,20年前剛剛開放時,父親就帶我來這尋訪名醫治病,那時才小學呢!上午去治病,下午就騎著自行車出去晃,我現在還記得北京城空氣裡的味道。第二次來北京是5年前,大學畢業沒多久,茫茫然來這找方向,跟著台灣人朋友跑去清華大學的課堂去聽MBA的課程,跟著學長跑去聽北大醫科的課程,混進協和醫大的教室聽他們在上什麼。這次北京之行只有短短六天,北京實在變化太快太大了,看這些新建築和時髦的東西就花去好多時間,雖然晚上有朋友帶我到處去晃晃,去了騰主任及史大哥開的眼鏡店坐坐聊聊,出外也抓緊機會跟計程車司機聊天,但總覺得和人的互動還要再多一些,參與感才會更多。雖然北京人會隨地吐痰,又不排隊。但他們的性格還是挺大器豪爽的,這也是蠻可愛的地方,有件有趣的事,我在逛故宮時,看到門口有一些專門做導遊的在拉客,就請了一個來帶,想要深入了解紫禁城的歷史,他可能是專門帶外國人還是想練習英語,一路上都跟我說英語,後來我忍不住了跟他說:我是台灣人講普通話就好了,他還是很堅持講英語.真是有趣的導遊...